過了時的情緒「聲帶」

過了時的情緒「聲帶」

Sorry, this entry is only available in 中文. For the sake of viewer convenience, the content is shown below in the alternative language. You may click the link to switch the active language.

作者:文盧麗萍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有一天,你在街上見到一個朋友迎面而來,當你正準備向他微笑打招呼的時候,他卻好像沒見到你,木無表情眼望前方走過去了。不同的人在同樣情況的反應可能很不同。A君想:「他就是這麼高傲,眼睛生在額頭上!下次我也看不見他。」B君想:「是不是我上次說錯了話他仍在嬲我?都怪自己不好,下次都是少說話吧!」C君想:「上次見他還有講有笑,今天他怎麼了?要找機會問問他近況。」明顯地,不同的想法,會製造不同的情緒,而這些情緒,又會指導當事人作出不同的行為反應。

 

你可能已觀察到,我們心裏對事情的想法、認知和判斷未必一定客觀,反而是常常主觀、常有偏差。影響的因素有很多,當時的內在狀態是很明顯的直接因素之一 (如患感冒、睡眠不足等)。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那些重複出現的慣性思想 (如慣性自卑、慣性敵視等)。慣性想法,通常和我們過往的人生經歷有關,這些經歷在我們的內心「存了檔」,有點像兒時收錄的舊聲帶。現在每遇到近似的情景,便隨時被「重新啟動」播放,觸發舊日的情緒和連鎖反應。

 

這個啟動舊聲帶的過程,通常是像本能似的快速、不由自主、不受控制、情緒主導和非理性。例如:阿明自幼常被脾氣暴躁的媽媽喝駡侮辱、心理虐待。他長大後一嗅到身邊的女士鬧情緒的味道,便異常焦躁不安。他這個慣性反應,使他經常逃避太太的情緒。像這樣的慣性反應,常常是一次又一次地重覆上演,令我們的行為毫無選擇、缺乏彈性,當事人常會因此惱恨和討厭自己。

 

如果你不想不斷重演過了時的本能動作,你就得多點冷靜、多幾份刻意。每當你情緒激動的時候,你可以深呼吸、停一停、想一想,問問自己:「我現感覺怎樣?我在想甚麼?有沒有客觀的事實支持我這樣反應?讓我先別衝動,安定情緒,先了解事情,再想想怎樣反應。」

 

聖經詩篇裏的詩人很多時都會來到神面前尋求輔導。他們會對自己說: 「我的心啊!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裏面煩躁?」他們在問自己之後,就提醒自己:「應當仰望神,衪必指引我的路。」然後他們會向神禱告說:「求祢指教我…祢的意念高過我的意念…」不錯,我們的思維有限,理解常有偏差。求主助我們安靜、安撫我們的情緒、把我們從「自我」的捆鎖中釋放出來。求主賜我們從祂而來的智慧去理解事情,給我們客觀判別的能力 (discernment)。啊們!

2008年 12月 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