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會

誤會

文盧麗萍

 

讓我挑戰一下大家,問你一個問題:你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你有多快能知道別人的想法?能察言觀色,懂看人「眉頭眼額」,一向被視之為優勝的人際技巧。不過,若你太自信太肯定自己能知道別人的動機和想法,你卻可能經常在與人相處的時侯遇到困難。

別太肯定你的猜想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社交文化和溝通模式。例如:如果我在路上見到朋友想和他打招呼,按香港人的習慣,我們可能會微笑、揮手、點頭表示親善。不過,如果對方的反應卻是把頭部向左右搖晃,你就會來個措手不及,不明白為甚麼自己友善的表達,竟然換來對方搖頭否定的反應!原來有人告訴我,在印度兩面搖頭是對人表示友善高興,也等於是我們的打招呼。原來,我們一直習以為常、以為必定不會錯的溝通訊號,對另一些人竟會有完全相反的意義。雖然這是一個很極端的例子,但也給了我們一點啟示,叫我們要小心不可以自己的習慣去猜測別人的動機和心意。

有一對初婚的夫婦,彼此相處出現了困難,妻子來自一個事無大小,一家人常會滔滔不絕地分享的家庭。怎知丈夫卻不多說話,有問題自己處理好便算。原來丈夫的家人慣了各自獨立生活。同桌吃晚飯也是大家不多言,他們能見見面吃頓飯也已夠滿意。妻子埋怨丈夫「甚麼都不告訴我,不把我當作是妻子!」丈夫也埋怨妻子「甚麼都過問,不尊重我的私隱,不信任我的辦事能力!」我們是不同的人,同一件事,彼此觀感不同,賦予的意義也不一樣。所以別太快憑自己的認知去武斷別人的動機,卻要懷有「願意從對方的角度了解他想法」的心。

「我可能不知道」

有一次,一班同事興高采烈說要一同吃午飯,怎知阿成說他不去了。席上同事談論他說他性格孤僻,常鬧情緒,真要不得…等等。後來他們才發現,原來當時他爸爸正在醫院病危!我們沒有可能完全知道別人的想法和動機,但是在那不明白與困惑的一刻,我們常會不自覺地在心裏向自己解釋對方的行為,而且很快便對這解釋深信不疑。這解釋常只是一個一剎那間的想法,卻影嚮我們下一步的反應,「誤會」就由此而起。

 

為甚麼我們會這樣?人天生需要有「我知道」的掌控感,「我不知道」的感覺常令我們很是不安。於是,我們在沒有具體資料的時侯,就會自動猜想對方的動機,愈猜愈像是真的,最後,相信「他一定是這樣」!我們若要避免誤會,必須保持客觀。自作聰明,會製造很大困難啊!

不一定是針對我

有一些人特別敏感,別人談話沒有邀請他加入,或是對他說話語氣比平時粗豪了一點,或是老闆今早找他時沒有笑容,他們便會敏感起來,心想:「是不是在發我脾氣?看不起我?或對我沒有信心?或是對我不滿意?」這樣的人自己不知道,他對自己和別人之間的交往心裏懷有一個錯誤的假設,那就是「我是世界的中心,其他人都是以我為中心,他們的所有反應都是和我有關,都由我引起,都針對我。」這是一個對人非常錯誤的假設。事實上,更常見的情況可能是,別人就算是人在我們面前、正在和我說話,但是他對我的反應、言談、表情、語氣與動態,都未必一定全都和我有關。例如:對方暴躁的語氣可能是因為他前一天晚上和妻子激烈爭執、老闆木無表情可能是他正在為當天將要見一位極難服侍的生意客人而緊張。他此刻對我反應,可能是由很多和我無關的因素引發。所以,下一次當別人對你的說話和動作令你難受、你心裏的反感正在湧上心頭、你正在惱恨「為什麼這樣對我」的時候,你可以停一停,提醒自己一下:「且慢,讓我先了解一下他為什麼會這樣,可能他不是針對我。」

大部份人都是心懷好意

相信我們很多人都有這經驗,就是明明心想對別人好,但不知怎的,卻往往衝口而出得罪人,後悔也來不及收回。這不是保羅所說的「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來卻由不得我」嗎?就算是最討厭的人,心裏也想做好,只是心靈願意,肉體軟弱!其實,人與人之間相處,我們最介意的,不是別人對我們做了甚麼,而是他們對我們的動機與意圖。我們只要知道對方對我們是好的,內心沒有惡意,我們會較易體諒和接納。所以若我們嘗試將心比己,便會發現對方多半是「非不為也,實不能也」,不是他們不願意愛我們,而是他們不懂得怎樣愛我們對我們好。我們若能對人有多一點信任,常記著人人都有神所賜一顆美善的心,我們便不會那麼輕易受到傷害,也能對別人多點寬容。

結語

思想影響行為。我們怎樣解讀別人的行為,會影響我們對他們的反應。對別人行為的過份主觀和武斷地解讀,常會製造誤會。在這冷漠的世界裏,關懷、接納與體諒愈來愈寶貴難求。願主的愛激勵我們、幫助我們在神的家裏學習彼此相愛!讓我們在主裏弟兄和睦同居,那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